同济大学诸大建教授在文学所作学术讲座

发布者:夏蔚晨发布时间:2021-11-30浏览次数:25

2021年11月30日上午,文学研究所邀请同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作题为“从文化角度看——上海大都市空间变迁的过去与现在”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所所长徐锦江研究员主持。


诸大建所长通过对上海大都市空间变迁过去和现在的精彩阐述,探讨上海城市空间与城市文化的联系。


 


诸大建所长指出,从空间变迁看上海城市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1292-1843:上海老城厢与豫园,1843-1912:上海的租界与外滩,1912-1949:上海特别市与江湾,1949-1978:行政区与浦西中心城,1978-2000:内环线与中央商务区,2000-2020:主城区与中央活动区。通过对每个阶段上海城市空间的发展历程和城市形态的介绍,引出上海城市空间变迁与上海城市文化的三个重要连接:江南文化与南市老城厢,海派文化与大上海计划,红色文化与人民广场周边。上海的城市品格和城市精神渗透在城市空间的方方面面,上海城市的软实力与精神气质的特质总可以在城市发展与变迁中找到痕迹。对于现在和未来上海城市空间的发展,诸所长认为未来一个主城区加五个新城的建设以及上海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四句话“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开启了上海空间发展的新格局。上海要建成有人才吸引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模式就必须从产业引人到城市引人,城市需要创新与产业,产业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开放与包容的城市空间,而营造好的城市与场景吸引力,文化及城市软实力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互动交流环节,围绕推进上海建筑可阅读的做法建议,大上海计划承载的海派文化的展望,上海新城建设中南北线发展,上海城市空间治理改造,老城厢怎样融入大上海的现在和未来等问题,诸大建所长进行了详细生动的解答。


本讲座是文学所“斯文在线”系列学术讲座之一。


 


诸大建,管理学博士,同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现任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学组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国家发改委循环经济部际合作专家、科技部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专家、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专家、上海市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和上海市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会长、国际生态经济学会主席团成员(2016-2017)、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