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 会议综述
经典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
中国文论建设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煜东 | 复旦大学中文系
原文刊载于《上海文化》2018年第8期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与阐释已逾百年,中国当代文论的构建也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推进经典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文论建设,2018年6月2日至3日,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与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学报》共同举办了学会第三届理事论坛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学术研讨会。6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围绕“经典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文论建设”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应当以马克思著作为原点,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成果,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新时期中国文论的构建。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及美学思想的接受和理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圣元研究员对20世纪50年代和八九十年代的美学论辩做了学术史的梳理。两次美学论辩皆源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美的规律”语焉不详,以及国内多位学者对某些概念的译名(如“固有的尺度”还是“内在的尺度”)和阐释不同。通过对这两次美学论辩的回顾,重要的不是论辩过程中的聚讼不休,而是困局之下的理论转向与分析之后的学术共识。东北大学宋伟教授认为国内关于马克思美学问题的论辩,其背后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不同理解,因此有必要对马克思哲学基础加以梳理。他回顾了多种以传统形而上学阐释马克思哲学的观点,进而指出马克思哲学不同于传统形而上学,主要体现在:首先,对人的本质或人的生存境遇的思考,始终建立在实践的观点之上;其次,从现实的感性活动即生产实践活动出发理解人,从而描述人的生存境况,揭示人的生存方式的本源性秘密。基于此,他提出应当从实践生存论的视域出发,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进而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生存论意蕴。西北大学谷鹏飞教授以时间性为维度,将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放入西方经典解释学传统之中来解读。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是在时间性的维度上展开的,并且带有强烈的伦理与教化意味,是对古希腊至康德“实践”概念的积极继承,更是一种在线性时间序列中行进的美学。
现如今,新媒介的崛起,在影响文学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文学的形态,科技对文学的影响成了当下文学研究绕不过的话题。华中师范大学胡亚敏教授就以经典马克思著作中关于科技的诸多论述,来说明当下文学与科技的关系。她指出,在马克思看来,文学的发展并非完全自律,而是受到社会思想、科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就当下科技对文学的冲击而言,主要表现在对原有想象方式的否定,但这并不能取代文学作为人类童年的想象而拥有的永久魅力。哈尔滨师范大学冯毓云教授则注意到了当代西方诸多科学理论,如量子论、相对论、微分拓扑学等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吸收与借鉴,并以其科学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科学性与预见性。吉林大学李志宏教授以“审美认知模块论”阐释马克思所提出的“美的规律”,从知觉模式和审美结构两方面来构建认知模块,进而体验到审美的愉悦。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方喜研究员针对当下数字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已成为实体制造业的技术基础,提出“工艺学批判重构”。他认为,劳动资料的“智能化”会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加快资本主义自我扬弃的进程,也必然会充分凸显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制度优势。
二、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构建与阐释
立足于中国当代现实,明确面对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国社会科学》总编张江研究员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是我们当下的核心问题,应当立足于当代中国国情,结合以往的实践与经验,以解决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张政文教授指出,当下对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着多种曲解。为了纠正这些曲解,他指出要将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历史,还原为中国曾经发生过的事实,以此展开认真的谱系研究,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和世界观贯彻于学术研究的知识谱系、知识范式、知识策略和知识技术中。北京大学李思孝教授认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应当认真研读马克思著作,同时借助文、史、哲等多方背景和辅助工具,尽量准确无误地弄清马克思的原意。聊城大学朱印海教授结合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当明确其现实指向,首先是实践性问题,要讲真话,要真正地结合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扎根于中国当代的现实之中。
新时期以来,文艺作品在面对市场的冲击中,如何平衡审美价值属性与商品价值属性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丁国旗研究员指出,在无法回避市场作用的情况下,如今应当重新审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艺作品的关系,进而明确双方各自的价值导向。文艺需要市场,但并不意味着文艺要被淹没在市场中,文艺作品要坚守其精神底线。
中央党校范玉刚教授提出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的三个维度,即问题意识、理论自觉和国家需求,我们要对所处时代的问题有敏感意识,同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进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学术中国形象。兰州大学张进教授以事件化来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独特形式,即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不断地成为事件(诸如文艺事件、历史事件等)。他指出事件的植根性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的发生学特征,也就是说,马克思对于文艺的讨论植根于对其他事件的讨论中,只有将其置于事件之间的关联中,马克思主义文论才能浮出历史的地表,进而有助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拓展与延伸。鲁东大学董希文教授立足公共阐释的可公度性,认为文学阐释也应当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社会实践论立场,坚持文本第一性,坚持美学观点与史学观点相统一的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文学阐释才具有普遍相通性。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新与启示
浙江大学王杰教授以雷蒙德·威廉斯的《现代悲剧》为例,认为在研究和解读马克思主义时,应当从马克思的著作中找到最具特色的概念,并结合自身所处时代,做出创造性的思考。这启示我们,马克思的全部著作,都是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资源;同时应当借鉴德国古典哲学的人类学传统,以人类学视角来解读马克思美学。复旦大学王才勇教授以对“崇高”的美学史梳理,尝试回答在经典马克思主义之后,文艺理论如何应对新的现实。崇高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我们在面对艺术品与面对现实时,因两者之间存在着的差异而被激发起的痛感,这是一种不同于日常经验的感受,为了转化这种痛感,需要将之前被压抑的生命力释放出来。这种因差异和不一致而导致的痛感是有边界的,即在于能否把另一种更伟大的感受激发出来。马克思在讲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主体的能动性以及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时,已经包含了这样的思想,这就启迪我们在新时代,什么样的本质力量值得我们去激发。
四川大学高树博老师以弗兰克·莫莱蒂的“远距离阅读”来构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法。不同于以往文学研究以具体的文本为对象,远距离阅读以图表、地图和树型图等模型,去分析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以文体与技术转换文本的时空关系,最终在形式的维度上思考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饶静老师以朗西埃对拜物教的论述来解读其批判观念。朗西埃的批判观念从主体意识上的解蔽转向主体自身的解放,具体表现为由早期受阿尔都塞影响的在意识层面以去主体化的方式揭示异化的本质,转向以揭示现实幻想的方式促成主体自身的解放。在这一过程中,拜物教不再是某种虚假意识,而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本身。朗西埃的批判观念将主体的美学诉求回归其社会维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吴晓都研究员分析了高尔基文学人学观的多层内涵。首先,“文学是人学”,文学要赞美创造美的人;其次,“文学是方志学”,文学要真实广泛地反映各个民族、各个地方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在文学艺术的人物塑造上,强调要塑造在民族、阶级、习俗、言谈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总之,高尔基的文学人学观饱含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论,这对构建当代中国文论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的指导与推动
安徽师范大学江守义教授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为《讲话》)作为政策性的文艺批评来解读,以此梳理出《讲话》的双重属性,即批评属性和政策属性。就《讲话》的形成方式、现实针对性和内容上的特点而言,它可以被视为文艺政策。作为文艺政策的《讲话》,在执行过程中政策属性压倒了文艺批评属性,造成了一些负面效果。要纠正这些偏颇,关键在于重视其批评属性,将相关问题放在文艺批评的范围内加以讨论。只有这样,才能兼顾《讲话》的批评属性和政策属性,让《讲话》更好地发挥它的批评功能和政策引领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慧梳理了延安时期文艺为人民观念的构建过程:首先,解放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是其现实基础;其次,文艺工作者接受并在创作中践行文艺为人民的理念;最后,对于古代和外来理论的借鉴是其理论资源。中国人民大学李昕揆老师以习近平同志在新时期多次关于文艺的讲话为例,从思想、审美和质量三个层面对“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评判标准予以解读。他认为优秀文艺作品的“三精”标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对“什么是优秀文艺作品、创作什么样的优秀文艺作品”所做出的创新性回答。
首都师范大学孙士聪教授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文学批评面临“被边缘化”“失语化”等诸多遭际,其根本原因是在文学实践面前故步自封于与现实化相对立的狭隘的“学术化”,这既割裂了文学批评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统一性,也使文学批评退缩为疏离于文学现实的“文学研究”。因此,他指出应当重提马克思关于“向现实本身寻求思想”的号召,重申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品格。华南师范大学段吉方教授则注意到了在中国语境中对马克思主义接受出现的新问题,如把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做了美学理论阐释或完全学理化研究,而忽视了彼此之间在理论形态上的差异。他认为应当在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区别不同的理论形态,如文学思想、批评思想、美学思想和文化批判思想,以此梳理出马克思文艺思想中不同理论形态的知识谱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程丹阳以“莎士比亚化”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为例,分析了马克思美学中的现实主义原则,对当下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使命进行梳理。
一些参会学者结合具体的文学实践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对文学批评的指导与推动。黑龙江大学张奎志教授将隐喻视为文学中政治诉求的叙事策略,从意向的传达、作家的表意与批评的解谜三个方面,来说明文学作品中对于政治诉求的书写与表达。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卓今研究员结合具体文艺创作来说明空想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叙事困境。她选取了中国当代的三部空想社会主义小说,都涉及了对乌托邦的描写,其结局也都是乌托邦的毁灭。从中可以看出,三部小说都有对于人类终极目标和理念的设想,但是由于缺乏对中国当前制度的选择及对其历史性和必然性的把握,而困于对现实的批判,因此对乌托邦的描写也失去了应有的超越气质。广州大学何艳珊老师提出以马克思辩证法视角审视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来指导中国的音乐批评。传统音乐美学从声、音、乐三个层次来鉴赏音乐,恰好对应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三种具体形态,即有无、主客和从抽象到具体,这表明中国传统的音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之间有着内在的契合和相通性。
责任编辑:孙页
The End
《上海文化》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 S S C I ) 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刊
主办单位
上海市作家协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