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 海上观澜】笔墨与影像:上海连环画创作的风格嬗变 ——潘蘅生的连环画艺术研究

发布者:夏蔚晨发布时间:2017-09-13浏览次数:11

《上海文化》| 海上观澜


笔墨与影像:上海连环画创作的风格嬗变

——潘蘅生的连环画艺术研究



 何振浩 |上海师范大学讲师



原文刊载于《上海文化》2017年第6


内容摘要


潘蘅生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连环画艺术家。他运用中国水墨和中国毛笔,结合西洋的明暗技法,借用影像效果来创作。其艺术表现形式别具一格,在中国现代连环画艺术史上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本文介绍潘蘅生先生的连环画创作经历和艺术特点,着重分析水墨语言结合影像效果的特殊技法及其反映的时代特点和审美倾向,指出以潘蘅生为代表的连环画创作对后来的中国具象油画的深远影响。

关 键 词 连环画 水墨 影像


潘蘅生,1949年生于上海,是中国著名的知青画家,善画连环画和油画。潘蘅生的父亲潘德明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旅行家,一位民国时期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当年骑自行车环游世界的壮举,虽没给后代留下万贯钱财,却留下了“丈夫壮志”的无价之宝,深深影响了潘蘅生。在潘蘅生小时候,离家不远的嘉善路上,“福音堂”的斜对面有一家小书摊,花几分钱可看一个下午。喜好绘画的潘蘅生便立下雄心壮志:将来这小书摊上也会有一本我画的小书。

 

1971年,他为北大荒作家郑加真的长篇小说《江畔朝阳》画了12幅插图。从此,他在插画连环画创作的道路上一发而不可收。从一个没有上过艺术院校,甚至连少年宫兴趣班都没有参加过的纯自学业余爱好者,画成了专业美术创作者;从一个无名小辈画成了著名艺术家。

 

1983年,已成为黑龙江省知名画家的潘蘅生被调到省文化厅的戏剧工作室担任美术编辑。这期间,他已成为为数不多的以水墨素描方式进行连环画创作的画家。他的水墨素描不仅造型严谨,而且人物神情生动、画风扎实,别具一格。代表作是1984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周游世界》,他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了50年前父亲潘德明的那次震惊世界的环球之旅。专家认为,这252幅作品“造型严谨准确,表达流畅娴熟,凝聚了画家本人对旅行家父亲的敬爱和怀念”。这部作品荣获了“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和“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选”荣誉奖。

 

潘蘅生在绘画方面具有很高的天赋,油画、水粉画、素描、国画皆擅长。写实、抽象融会贯通;没有进过专业美术院校,也没有拜过师,却凭着自己的努力和聪慧,不断汲取古今中外名家大师的理念与技法,终于在艺术上有所成就。

 

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连环画《周游世界》是潘蘅生连环画艺术的成名作,而几年之后的《母亲》,则被艺术家本人视为比《周游世界》更为出色的作品。这两部代表了潘蘅生连环画艺术最重要成就的作品体现了潘蘅生连环画创作的最大特点:影像真实性与笔墨手绘的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在他的笔下,这种西洋水墨的特殊技法被运用得恰到好处,展现出他超强的写实技巧与能力,以及高超的艺术表现的灵气与活力。清晰准确完美的图像叙事与丰富敏锐感性的艺术性相结合,这便是潘蘅生连环画艺术的最大魅力,也引领着上海连环画创作风格的嬗变。把他的这种艺术特点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来关照,反映出中国艺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的一个独特现象:一种现实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顺应当时时代潮流的现实主义艺术表现方式的兴起,也是当时的集体审美方式转变的体现。

 

一、20世纪70—80年代连环画艺术的表现形式的嬗变及其特殊历史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后,连环画创作手法逐渐变得更加多样化,传统线描、传统水墨、西洋素描、水彩水粉、黑白木刻等都得到了广泛使用。连环画的形象塑造上也开始大量借鉴西方的写生手段,将人物和故事情境表现得更加充分与丰满。连环画这种绘画艺术形式具有小中见大、形式多样的特点(中外技法都可适用)。但是,连环画由于兼带很强的文学叙事性,必然需要以表现人物为主,且多带有场景的补充。在这样的创作要求下,擅长国画的艺术家也需要具有更强的人物姿态表现能力,因此,在技法上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中西结合的线描或水墨表现方法。纵观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连环画历史,许多画连环画的高手,不论技法上用的是西洋的素描、水粉,还是中国的线描、国画,都非常讲究人物造型结构比例的准确性与整体场景透视的合理性,可以说都是画人画景的熟手与高手。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文学脚本的丰富,各种世界名著和苏联文学作品有需求改编成连环画作品;同时,在当时蓬勃兴起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高潮中,也需要一种有别与传统国画的新的现实主义美术样式,来表现新中国大地上的各种新的运动和新的面貌。因此,运用西洋绘画注重素描、结构、透视的各种画法以及经过改良的国画技法就被广泛运用于连环画创作。

 

潘蘅生画中运用的就是一种具有影像效果和明暗关系的水墨连环画技法。之所以出现这种偏向摄影或电影镜头感的、偏向西洋绘画体系的连环画画法,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需求。首先,五四以后,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西方的文艺作品大量引进中国。在艺术上,也出现了第一批赴欧洲学习的艺术家,他们带回了西洋的绘画技巧、思想与艺术作品。这些前辈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艺术学子,特别是在上海,西洋画法成为一种主流的艺术表现方法。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连环画出版市场上,很多作品的文学脚本本身就是西洋文学作品或是具有世界性交流意义的文艺作品,也自然需要运用西洋绘画的表现技巧来创作作品。其次,“文革”后思想的逐步解放,人们想看到一些更新颖也更贴近现实的视觉艺术形式,而明暗对比是视觉艺术中最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对比方式,因此,讲究明暗形体空间透视的西洋画法的连环画作品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再次,随着大众对当时仅有的几种娱乐方式之一电影的迷恋,也使得这种带有影像效果的西洋水墨技法绘制的连环画受到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在看连环画小人书时能获得看电影一般的艺术享受,这在当时娱乐方式极少的群众眼里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视觉享受。最后,作为艺术家本人,已经摆脱了从前旧式连环画作者为了赚钱拼命赶稿,大量程式化的创作状态,而是要精心创作出独具一格的、自己满意而专家认可、读者真正喜爱的连环画作品。这样的连环画作品不光是为了大众的一般消遣,更是一种视觉艺术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

 

二、独特的水墨技法

潘蘅生连环画创作运用的是一种明暗关系的水墨连环画技法,非常讲究画面整体的黑白对比与节奏感。在局部上要求形体关系的准确和人物动态的自然,还不能像其他连环画技法那样过多依赖模式化的造型和构图手段。在绘画过程中要体现出更强的真实性,同时笔法上又不能画得太死板太僵硬,而保持手绘过程中的生动和灵气。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的动作、表情和整体的主次虚实关系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在这种运用西洋水墨技法的创作过程中,潘蘅生当然要依赖大量照片,但是他运用得很灵活,也获得了许多利用照片资料创作作品的有益经验。首先,在他看来,没有照片资料而完全靠想象,只能画出很概念的形象,那对所表现的故事内容来说就是简单化的,不可能真正打动人。但是如果一张画全部依赖照片,反而会不生动,没有精彩的灵光乍现和创作的自由发挥。比如,一幅作品中需要十个不同的人物形象,手头有六七张照片资料是最好的。剩下的人物形象便是在这种集体印象的揣摩体会中创造出来的。这样的创作效果最生动,又有基本的依据。有时候潘蘅生也经常是几张照片取长补短地参考,再加上自己的处理和想象,新颖的画面就会应运而生。绘画本身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当笔墨落纸的那一刻,会产生连绘画者自己都无法想象的效果。画面中的自由度也是艺术的重要部分,是艺术处理的很大的一块空间。细看潘蘅生的许多作品,他特别善于把握人物的情绪和微妙的神态,但是这种微妙绝不是依赖对素材照片的死磕摹写,而是在这种他自创的西洋水墨技法中凭借扎实的写实基本功,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并且结合和利用素材照片以及绘画过程中的运笔和水渍的多种偶然性,细腻而传神地拿捏到一个个精彩瞬间。

 



1 潘蘅生连环画作品手绘稿,图片由潘蘅生提供

 

当时大部分的连环画在人物动态和神态表现方面,大多采用较为夸张的表现手法。而在潘蘅生的作品中,他对人物情绪的表达和剧情发展的控制有更高的要求,体现在具体作品中就是细腻和精准。在这样的要求下创作的画面恰恰使画中的人物塑造显得更为丰满和真实,也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使读者可以随着画面融入文学叙事中,并且感受到文本和画面同时传达的准确的情感与思想。对于这一点来说,在当时的连环画创作领域中,很少有作品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

 

潘蘅生之所以使用这种基于西洋绘画写实技法的水墨技法,是因为时代的背景和家庭原因。一方面,他父亲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大探险家、大旅行家,肯定多多少少有家庭言传的影响和血脉性格的遗传。另一方面,他虽然因为支边的原因来到了东北,但是上海人的那种洋气和向外探索的开放性眼光始终会对他的喜好和表现语言的选择产生影响。

 

三、影像手法的时代特点及其魅力

影像在绘画中的使用始于19世纪的欧洲,在当时的学院派绘画及后来的印象派绘画中都曾被利用。影像的介入拓展了人的视野,增加了很多表现对象的偶然性和瞬间性的视觉场面。同时也使画面更有可能进入现实生活场景,去表现现代社会生活,表现当下发生的事件。可以说影像是最具现实意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潘蘅生的父亲潘德明在周游世界的过程中,就用随身携带的相机记录了一路上各个重要的历史瞬间和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影像在旅行家手里是记录历史的最便捷最有力的工具。在潘蘅生眼里,利用影像来创作连环画,也是一种最能还原历史并且最能体现出他父亲现代精神的艺术表现方式。

 

影像可以有全景,可以有特写。影像往往在人们来不及用眼和脑记录的时候,帮助复制眼前纷繁复杂的世界,同时也用片段化的方式呈现出多样的视觉特征。因此,影像的魅力可以说是一种追求现代性的魅力,在当时看来是超越传统的,带着一种时尚感的新视觉形式。潘蘅生充分利用了影像的这种现代性,并且结合在他完美的水墨技巧中,使这种现代性的视觉模式又融合了艺术的多样和丰富的效果,融入了一种内心情感的细腻的表达。


2 潘蘅生连环画作品手绘稿,图片由潘蘅生提供

 

在《周游世界》中,潘蘅生使用了很多他父亲旅行途中拍摄的照片。其中有与各国领导人和名人见面的重要时刻,也有许多沿途各地的风土人情。在具体表现中,他既要如实呈现那个历史的瞬间,又要取恰当的构图角度来呈现画面的艺术效果。这里有取舍与着重突出的艺术处理,也有在原有资料中融合相关内容的组合处理。

 

连环画创作有电影蒙太奇的效果,因此,就如同剪辑一样,需要在脚本中选取最能表现剧情的那一刻,并且用有限的画面来讲述故事情节,表达情感。同时还需要使其后的内容连贯。潘蘅生的连环画作品很好地做到了前后画面的统一连贯与画面具体呈现的差异和节奏感。画面构图有横竖变换的搭配,甚至为表现特别的内容更有画中画的特殊构图。潘蘅生自述在整体构图时他会把好多张画稿一起贴在墙上,揣摩内容的连贯性和构图的节奏起伏。在正稿的深入与调节中不断完善这其中的整体韵味,以求观众和读者在阅读时保持视觉的新鲜和思维联想的丰富和多样。

 

四、笔墨与影像的完美结合

潘蘅生的连环画作品善于运用影像般的画面特征,看得出他也受到了经典的苏联电影的影响。在那个时代,苏联电影可堪称是那代人的精神美食。那代人对电影中的很多台词可以倒背如流,经典的人物形象也必然深入人心。在潘蘅生的作品中有很多张采用了电影特写式的画面,而这样的画面势必需要更为精准的人物表情的刻画,也需要作品前后人物形象的统一。这对写实功力的要求就更高了。在《母亲》这套连环画里,潘蘅生更是花了功夫,他也自认为比画《周游世界》时精彩老道了许多。笔墨的控制更精准,细节与整体都表现得恰到好处,很多精彩的细节表现堪称是画面中的神笔。现实题材连环画的真实性具有生活的真实、细节的真实和形象的真实,这类连环画在创作内容上具有历史典型性与生活真实性相结合的审美特征。历史题材连环画的真实性要求具有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和强调历史的真实,在创作内容上具有典型历史真实性的审美特征。而画家要有能力去把握生活真实性与历史真实性,并且通过适当的艺术加工和艺术虚构,最终形成艺术真实性,感染读者和观众。

 

为了画好关于父亲的《周游世界》,为了塑造不同画面中不同角度的父亲形象,他甚至亲自做了一个父亲的雕塑小头像。小头像完全是他自己参考着父亲的多张照片手捏出来的。只是在头发的整体处理上让他的搞雕塑的同事修补了一下。有了这个小道具,在创作过程中带来了很多便利。在没有更多的父亲照片的情况下,他可以在灯光下反复摆弄这个小雕塑,找到特别适合的角度。对着这样的雕塑写生,比起画有限的照片来说,当然要好画很多,可以画得更为从容与细致。这也是他长期连环画创作中积累的窍门之一。

 

在追求真实的历史感与真切的人物形象的同时,潘蘅生也非常重视连环画艺术的绘画感和艺术语言的趣味与魅力,水墨语言在写实要求之下的感性发挥便是他所追求的艺术趣味。

 

水墨在光的白卡纸上的运笔,一方面会有水迹的出现。水迹如果掌控不好,必然使画面显得很花很碎。但是一旦熟悉并且掌控得当,这样的水迹在需要时就可保留,甚至在关键造型处起到块面转折的作用。在有些地方可肆意涂抹挥洒,得到一种画面的自然流动的效果,大大增强艺术性和手绘的韵律感。甚至水渍还能表现出墨的不同的颗粒感,作品的材质丰富性也就呈现出来,使作品中的人物景物在一种物质感中显影般地呈现,有种物质材料和影像幻觉对比的魅力。画出一种虚实相生且具有强烈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效果,这样的效果是纯粹的照片所无法比拟的,也是连环画之所以成为艺术的一个关键特点。

 

歌德在《文学风格论》中说过,“艺术家要使作品达到惊人高度的真实,作品本身必须是可靠、有力且丰满的”。[1]潘蘅生连环画作品中精彩且细腻的写实表现,能最直接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貌,把观众引入那种真实的氛围之中,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逼真和亲切感。同时,水墨效果的适度渲染,水渍与墨迹的保留和运用,既突出了绘画艺术的趣味和魅力,又是对主题叙事情节的气氛和情境的烘托,更加强化了那种真实性引发的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节的冲突和对比。因此,潘蘅生连环画艺术中笔墨和影像的完美结合把“真实性”这一创作内容的审美特征用艺术化的方式相得益彰地呈现了出来。

 

新时期连环画对西方绘画体系的研究与借鉴,弥补了早期连环画创作中滥用模式化语言、造型简单、空间感差、人物性格特征表现贫乏的弱点。连环画在造型上有了显著的提升,画家追求“明暗对比”和“细节刻画”,可以更完整、更深入地塑造形象与表现体积感,这也是新时期连环画造型样式上一个突出的审美转变。同时,对人物组合和场景描写的多样化表现也锻炼了创作者的场景控制能力。因此,当年的连环画创作培养了一大批善于掌控大场面的油画创作人才。

 

每一种艺术方式都可能给下一个艺术的流行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历史上巴比松画派给印象派的兴起做好了思想和技法上的铺垫,而印象派的发生又给现代艺术的井喷式的发展开启了大门。

 

方寸之间的笔墨幻化出具有影像般的历史真实,同时又在造型和艺术效果方面留给观众以视觉的震撼和感染力。比起“文革”时期由绘制官方宣传画培养起来的画家,这样的细腻生动活泼的连环画创作方式无疑是当时的一股清流,带来了思想和艺术上更多的可能性和吸引力。这种连环画不仅为中国的连环画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给中国的油画的发展尤其是写实油画的发展积蓄了能量,注入了活力。在技法和造型能力上都提高了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大批写实绘画高手的涌现以及一大批优秀作品的产生,其背后都不约而同地有着连环画创作的经历。可见,小小的连环画艺术锻炼和培养了新时期像潘蘅生一样的中国绘画的中坚力量。

 

如今,连环画已然进入了博物馆,进入了历史怀旧和收藏的领域,但是它曾经的辉煌必然影响了中国的画坛。每一个艺术样式的流行一定有它的历史价值和历史意义,进入历史的优秀的连环画作品,也可以给我们现代的艺术创作思路带来启示和思考,在技法上给我们借鉴和养料。潘蘅生的连环画艺术就是这样的艺术财富。



注释:

[1]歌德:《文学风格论》,王元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


责任编辑:李艳丽

 

 作者简介:何振浩,男,1975年生,浙江海宁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绘画理论与创作。


The End


《上海文化》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 S S C I ) 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刊


主办单位 

上海市作家协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