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12月11日,我所退休学者丰一吟老师与世长辞,享年92岁。丰一吟老师为丰子恺先生幼女,承家学熏陶,在文学创作、翻译、绘画等诸多领域均有造诣,且毕生致力于丰子恺研究及相关资料的发掘、整理和保存。本期推送丰一吟老师年近八旬时所写的一篇短文,谨致哀悼。
丰一吟 1929-2021
父亲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两个“?”》,讲的是他小时候问大人:天有边吗,天到什么地方为止?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没人能回答他。他就带了这两个问号长逝了。
我读了他的文章,也反复思考这两个问号,当然还是找不到答案。如果问人家,人家一定会回答我说:“无穷尽!”可是“无穷尽”的状态实在无法想象。我也只好不去想它了。
可是,最近有两件事一直成为我的遗憾。也是关于空间和时间的。
我们兄弟姊妹七人,已于2005年和2007年先后死去大哥(老四)、弟弟和二姐。剩下大姐、三姐、二哥和我,数我最小,也已79岁了。我常思念两位姐姐和一位哥哥。可是二哥在北京,远在千里之外,我不可能常去看他。三姐在杭州,也难得见面。大姐在上海,应该可以经常见面了吧。可是她住在外环线以外。从我家去,要搭两辆或三辆公交车,途中一小时以上。叫出租车去吧,路上有时半小时还不够,价格30多元。都是因为彼此之间有距离,有“空间”,才无法像我看见我们小区门卫那样一天可以见上好几面。
“空间,你真可恨!”
我早上起床,穿上鞋,忙忙碌碌半天,又要脱鞋上床午休了。午休完毕,又要穿上鞋忙忙碌碌了。晚上,到了时候,又得脱鞋上床睡觉了。一天过得真快啊!
记得父亲曾吟过一句诗:“上床忽别下床鞋。”我不知此句出处,但印象很深。我常庆幸自己早上居然又醒过来,又穿上鞋,没有和它永别。但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何其速也!
我在上世纪时,想到21世纪,觉得很遥远,总认为自己不可能跨进去。后来居然跨了进来,而且活了七个年头!可是,是人,总得死。我余年无多,而工作任务繁忙,至今尚未完成。时间却一天天、一年年无情地过去。于是我就要说:
“时间,你真可恨!”
2007年6月23日
本文选自《天于我,相当厚——丰子恺女儿的自述》,
丰一吟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年
丰子恺与丰一吟
丰一吟著述概览
一吟十二岁画像,丰子恺绘
附录
丰一吟简历
1929年5月生于浙江桐乡石门镇。
1943至1948年就读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应用美术系。
1951年起先后就读于上海苏侨俄专和中苏友协俄文学校,并兼任上海万叶书店编辑,从事俄文翻译工作。
197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成立后,编制由编译所转入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年从上海译文出版社调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同时开始研究丰子恺生平和创作。
1994—1996年赴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为佛教慈善事业举行个人书画义展。
1990年始,与丰陈宝、丰元草合编出版《丰子恺文集》(7卷本);1998年撰写《潇洒风神——我的父亲丰子恺》;
1999年与丰陈宝合编《丰子恺漫画全集》(16卷本)及《爸爸的画》(4卷本)。
为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名人后裔联谊会理事。
2021年于上海龙华医院去世,享年93岁。
丰一吟主要著述
《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1957)柯罗连科
著,丰子恺/丰一吟合译
《丰子恺传》(1983)
《文学回忆录》柯罗连科,丰一吟译(1985)
《潇洒风神——我的父亲丰子恺》(1998)
《护生书画集》丰一吟临摹(2001)
《丰子恺儿童画集》丰一吟绘图(2003)
《我的父亲丰子恺》(2007)
《我和爸爸丰子恺》(2008)
《天于我,相当厚——丰子恺女儿的自述》(2009)
主编:朱生坚
编辑:曹晓华
运维:任洁
制作:小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