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硕士生招生专业介绍

发布者:陈凌云发布时间:2023-11-06浏览次数:1353

文学研究所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城市文化专业介绍:

城市文化研究是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以城市文化理论、城市文化现实问题、城市文化史、城市文化国际比较等相关领域为研究对象,具有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交叉建构、理论研究与实践需要紧密结合的特点。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城市文化二级学科硕士点建设,一方面是接续了既有的文学与文化并行的研究传统,另一方面又逐渐顺应了学科建设体现出的新时代发展趋势。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本所在不断弘扬既有文艺学研究传统的同时,开始主动顺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依托较为扎实的理论研究人才队伍优势,主动向城市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在近20年来的学位点建设和学术研究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城市文化理论及相关知识,开阔的学术视野,能够从事城市文化及相关方向科研教学的理论型人才;熟悉城市文化应用研究基本规律,能从事相关职业的实践型人才。

 

文化产业专业介绍:

本专业的主要特点,是体现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的统一,根据国家关于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要求,适应中国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为国家培育优秀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系统的文化产业基础理论和广泛的文化产业知识,掌握一定的文化产业运作能力和技巧,参加过多个文化产业重大研究和操作项目,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具有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一定文化产业的国际合作和交流经验,具有多种实践操作能力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

本专业的主要优势,是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突出上海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高端智库的优势,本院专家和导师长期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和决策服务,近5年承担了10多项有关文化产业的重点研究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文化部、上海市系列课题、有关省市重点课题,获得了多项省部级重要奖项。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学生参加文化产业的重大项目,包括文化产业的决策咨询、研究课题、调查统计、国际合作、市场开发等,让学生成为既有理论修养,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

本专业的教学模式,是根据硕士生教学的要求,采用学分制,包括了公共课和专业课。

本专业的培养环节,包括通过严谨的课程教学和参与科研项目的实践,并且参与文化产业交流活动,引导研究生掌握文化产业的基本理论、国际视野、运作能力、广泛学识,从“学以致用”的立意出发,培养社会迫切需要的文化产业人才。

本学科的学位论文,要求针对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趋势,依托三年硕士生教育掌握的文化产业理论和学识,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意义上,提出和研究文化产业的重点课题,推动文化产业领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有三个方向,有关联有拓展,其特色与优势简述如下: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本方向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为研究重点,研究视角溯至近代。重视和熟悉史料,史论结合,论由史出,微观考察与宏观审视相结合。以开阔的研究视野、不循旧套的研究理念、周密完整的学说体系,努力提升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学术水平。2,“乡土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本方向以乡土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呈现形态以及文化变化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为研究重点,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的联系中,进一步研究“乡土”与“文学”的关系,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领域。3,“城市文学与文化研究”——本方向将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的发展与中国城市化进程联系起来思考,试图对中国文学、文化“现代性”的原生态及发展现状作一探测和总结,尤其强调以翔实资料来“还原”历史和“呈现”当代,并对城市文学、文化发展的历史模型、现实动态及未来趋势作出梳理、解读和阐释。

此外,近年来该专业秉承上海社科院“学科发展和智库建设”双轮驱动的办院方针,积极参与了“城市文学与文化”创新学科建设。该学科以文学所原有三大学科即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文艺学为学科基础,并以本所近年来整合发展出的重点学科“城市文化研究”和两大特色学科“上海文学文化思潮研究”、“西方文学文化批评思潮研究”为前期积累,立足于传承本所学术传统,积极地推动文学研究关注社会生活的现实变化,更加积极有力地回应现实发展对学术研究提出的要求,提升了文学所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水平。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介绍:

作为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传统优势学科,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拥有良好的学科基础。自1979年建所以来,前辈学者如陈伯海、徐培均等等在此领域多所建树,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经过三十年多年的学科建设,在科研方面,本学科方向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于以唐宋文学与文化为重点的传统研究方向,并拓展先秦文献与文学。文学批评史与近代文学等方向。高素质的青年科研究人员承担了本学科点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已取得了不少学术成果,具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形成一定的学科优势。在研究生教学计划的制订中,本学科针对研究生教育的实际需求,结合已有的研究优势与特长,从基础理论、到文献阅读、专题研究等诸多方向开设课程,注重研究生的自主研究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锻炼,以适应未来进一步的学术深造以及进入社会开展各项工作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古代文学学科所招收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评价。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介绍: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具有跨文化和跨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学贯中西的广阔学术视野,现有三个研究方向:一是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研究中国与欧美国家文化的相互传播、接受和译介情况,以及文化交流的历史演进;把中西文化放置于差异性的社会文化发展背景中,研究文化的变形和演进,从世界视野中了解中国形象。二是中外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视觉艺术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内涵,着重探讨中外电影发展史与艺术史的互动及影响;研究以电影为代表的视觉艺术的公共性与形象学问题,进行跨文化的比较与批评。三是东亚文化研究,研究近代中国与日本,主要是晚清·民国与江户·明治时期文学、艺术、文化的交流及传播、译介情况;对东亚文化圈的代表国家中国与日本在近代转型期面对西方所呈现的文化心理与文化现象进行探究,研究东亚与西方、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比较文学研究长期以来都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20世纪90年代,文学所即成立了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中心,由著名学者陈伯海先生担任中心主任,文化批评家毛时安先生和近代文学研究专家袁进先生先后担任中心秘书长。著名法国文学专家王道乾先生和英国文学专家瞿世镜先生等都是该学科领域卓有建树的学者。进入21世纪以来,本学科依托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该基地设立在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视野,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从事文化交流活动的实践机会。

 

民俗学专业介绍:

民俗学专业具有深厚的学科基础和鲜明的学科特色。该学科点由著名民俗学家姜彬先生于1980年代开创。三十多年来,本所民俗学学科稳步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都市民俗研究、江南民俗研究、市镇民俗研究、海洋民俗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为重点的学科特色。无论在基础理论,还是在政府决策咨询方面都形成了自已的独特优势。近十年来,本学科点研究人员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与资源图谱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吴越地区海神信仰的传播研究及其图谱化展示研究,、中华瘟神信仰谱系及其当代实践研究,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城市民俗史、优化上海文化建设环境研究、上海支持发展非营利文化机构研究、上海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研究等重要课题的研究,在国内民俗学界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高的声誉。本学科面向全国招收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本学科注意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课程设置涵盖了民俗学、民间文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以及经济民俗、海洋民俗等研究方向,要求学生能较为全面地了解有关民俗学的发展历史、形态特点、演变趋势、功能价值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历史地理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参与研究等民俗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在田野调查中初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民俗问题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