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8日上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联合主办的“数字时代的网络衍生创作”学术研讨会暨文学所第十三期“水花雅集”青年学术沙龙,在上海哔哩哔哩(B站)科技有限公司举办。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郑崇选研究员在致辞中强调,文学研究者要在贴近时代的文学思潮中把握文艺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肩负起人文社科研究者的使命。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副院长、上海理工大学美育中心副主任朱慧锋在致辞中指出,应集合高校与科研单位的资源优势,在产学研一体化过程中,持续推进新文科建设。
郑崇选
朱慧锋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晴柔有着文学研究者和网络文学作家的双重身份,指出“用爱发电”意思是为了热爱、情怀而创作,但网络文学渐成规模之后开始走向商业化,“用爱发电”渐渐变成“为钱卖命”。一部分坚持用爱发电的人转向新的网文平台,但又开始了新的商业化。不过,永远有人用爱发电,从这些用爱发电的作者中,诞生了一些“出圈”的佳作,她呼吁学界关注网文从业者的生存状态。
张晴柔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戴伊璇重点分析了网文世界里的另类性别平权,认为ABO世界观诞生于同人衍生创作,但在进入原创耽美创作后,其乌托邦式的社会模型暴露出反乌托邦特质,集中反映在性别冲突、社会阶层等矛盾上,在对这些矛盾的创作回应中,社群投射了自身对于女性主义这一议题的思考,通过书写普通劳动者的故事,将目光投向性别视角之上更为重要的个体自由意志,即时地体现出这十年来女性主义思潮的进步。
戴伊璇
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文化素质教研部主任刘永从康德美学理论和国学四维度理论出发,阐释了网络文学的美育价值。他认为网络文学便捷的发表渠道和及时的互动为作者和读者同时带来了情感的愉悦。网络文学受到网络技术的影响,也不断地为读者创造出众多的新的审美世界、审美形式和形象,并以幻想和可能之事塑造着惊奇美学,使作者和读者尽情享受想象的自由。
刘永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吴晗以林黛玉同人文和视频混剪为中心,从传统诗文、小说对江南女性形象描画的演变发展切入,讨论林黛玉形象的丰富内涵及其成因。通过播放B站上林黛玉和孙悟空、林黛玉和林冲等爆款混剪视频,讨论“涉红小说”、《红楼梦》网络同人文以及混剪视频对其形象的新构,分析优劣之处,并探究创作者的动因。此外,她就形象新变与个性意识的觉醒以及经典文学的再接受问题进一步展开了探讨。
吴晗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琳揭示了文化产业中角色互动的情感逻辑和资本逻辑。她指出CP文化源于动漫、小说等二次元作品中角色的恋爱配对,后逐渐扩展至三次元真人领域。作为一种情感叙述,CP文化通过粉丝创作和资本运作,形成了完整而成熟的产业链和可复制的商业模式。粉丝通过“磕CP”创作和欣赏角色间的互动,获得了情感实践的替代性满足。
李琳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曹晓华认为同人文创作作为二次创作,是网络文学中一个较为特殊的分支。撇开与原作之间的复杂关系,同人文除了文本互动生产等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外,还涉及青年文化“社群”的情感互动。以CP标签获得的身份认同,或许会使数字原住民之间的情感链接浮于表面。同人文创作已经不是单纯“以文会友”的“白日梦”,而是极为清醒的虚拟狂欢,其“发癫”表象之下是现代人的自我释放。
曹晓华
在互动提问环节,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光东研究员就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价值观念的关系、与当下社会现实的链接等几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并对青年研究者提出了更多期待。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胡俊研究员提出网络文学“出海”现象可以加强跨语际分析,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对外汉语教研部主任计冬桢对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发表了见解。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徐锦江指出,除了文本分析,还可以对城市文化与网络衍生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多探讨。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副院长朱慧锋期待与文学研究所在科研教学、产学研项目等方面加强合作。
本次活动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城市与性别书写工作室、青少年社科研究工作室承办,由曹晓华博士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