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崇选 | “第二个结合”与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巩固

发布者:夏蔚晨发布时间:2024-05-30浏览次数:31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标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领域的最新成果,不仅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品质的鲜明特质,充分体现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的真理性伟力。“第二个结合”和“文化主体性”的重大论断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如何把握“第二个结合”与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深刻内涵及内在的张力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前提。

 

一、“第二个结合”与“文化主体性”是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重大理论创新

“第二个结合”和“文化主体性”的提出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发展道路上的内在动力,是基于当代中国充分的文化自觉基础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发展道路所处方位和发展趋势的准确研判,标识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得以形成的文化支撑。“古今中西之争”是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特别是世界现代化进程开启以来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其实质是如何解决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构建问题。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的文化发展道路在中西文明的交融与冲突中不断进行着痛苦而矛盾的选择。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与全面引进曾经给中国的发展带来至深影响,无论是全盘西化的极端还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务实,都从不同维度强调传统中国文化的新生迫切需要西方文化的内在滋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与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化的狂热吸收无疑在很多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反思,也使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面临很多复杂的挑战,从而产生了文化主体性缺失的时代危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开始转型和重建,现代化的追求是其内在的驱动力量,这种强大的驱动力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需要文化发展的思想支撑;二是中国文化本身也面临一个现代化的转型过程。当代中国社会经历了复杂的转型过程,社会形态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作为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精神形态,其构成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特别是21世纪以来,传统、现代、后现代等各种文化现象都同时混杂存在于一个平面上,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错综复杂地纠结在一起。社会文化状况的复杂性决定了当代中国在文化认同上的艰难性和多元化,同时也说明了文化认同建构的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百余年间,中华民族有识之士自中学为体始,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明显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认识层面深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内蕴普遍性的世界文明特质,是改变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化的历程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深入融合、融通的基础上,不断生成适合中国自身的一般性发展规律。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是因为只有在结合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才能完成现代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文化发展自身规律来说是必须的,传统文化在“结合”的过程中抛掉与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不相适应的陈旧和落后,“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置于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不断的发展历程,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古今中西之间的彷徨找寻,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余年来的文化建设之路,“第二个结合”与“文化主体性”的提出都是重大的理论创新,这种创新既是方法论意义上的“用”,更是文化价值观层面的“体”,真正找到了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中国道路,以其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道路。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在不断构建广大中国人心灵图谱与文化身份的同时,也为人类文明境界的开拓与提升贡献了卓越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重建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最终旨归是在文化身份上塑造当代中国“新的文化生命体”。中国特色“新的文化生命体”一方面要求有非常典型的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质,是中国人民生活世界和普遍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从延续不断的中华文明中生长出来的、来源于传统却又超越传统、充满活力与韧性的崭新生命体,同时另一方面,“新的生命体”又要与世界现代文明兼容共通,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引领未来世界的发展,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局势注入稳定的发展动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价值。从这两个方面去考量,文化主体性的确立就显得极为重要、甚至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确立了新时代当代中国的文化主体性,“新的文化生命体”才具备了“根”与“魂”,“造就”过程才会变得不可阻挡、顺理成章。

“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巩固必然建基于自身的深厚传统之中。传统不仅意味着过去和历史,而是缠绕着中西古今的诸多问题,传统的本身就是时代精神观照下的产物,因此传统的延伸及其转化就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命题。文化主体性的根基在传统,其赖以存续的基础和永葆生命力的关键就在于找到内生于传统而又有现代转化的科学路径。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之所以会提高到如此的历史高度,是因为它为中国未来的文化发展打开了广阔的文化空间,从内生的主体性角度不再以西方的文化价值作为或隐或显的参照对象,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和传承赋予了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原创性重构。“第二个结合”从文化的角度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化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如果脱离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语境,脱离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灵魂,就很难说清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的理论贡献,很难说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巨大阐释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文化软实力、文明交流互鉴、文明探源和遗产保护、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等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供了“第二个结合”的科学路径,与时俱进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形态与实践形态的互动与转化,形成与现代文明相互协同、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相互适应的中华文明新形态。

 

二、“第二个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时代内涵

在西方哲学的理论视野中,主体性是一个关系范畴,一般指代的是人作为主体在面对客体世界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地位与西方哲学的理性化思潮密不可分,经历了一个从觉醒、张扬到反思的历史过程。过于强调人的主体性,使得西方思想文化中人与社会、自然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资本主导的价值逻辑加速了这种冲突的激化过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中无法根本解决的内生问题。何为文化主体性,是否可以从一般的哲学范畴来理解呢?显然,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文化主体性概念有其自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双创”、文化自信自强、文化强国等一系列概念的有机组成部分,集中传达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认知和时代创新。文化主体性的特定主体是指当代中国,“第二个结合”所要巩固的也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主体性,而不是泛指意义上的文化本身的主体性,对此,我们在理解、阐释和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应该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巩固,是基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和时代视野,“第一个结合”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进步,奠定了文化主体性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第一个结合”中的“中国具体实际”理应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何又单独提出“第二个结合”?这看似是内涵重复的进一步强调,其实却蕴含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独特优势,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和先进性。在“第一个结合”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是作为中国实际的文化背景,或者中国实际的一个具体的形态,而没有作为核心的问题进行关注,“结合”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整体实力的提升,而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及其本质性的力量还没有成为主要的关注对象。“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的丰富与发展,彻底廓清了百余年来在这一问题上的各种偏激、保守、错误的认知和实践,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二元对立的思维中彻底解放出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在传承优秀传统的同时又融合了现代文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同时又不是特殊的个例,而是在秉持包容开放的基础上,可以为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提供全新的借鉴。谈及“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意义时,更加侧重于社会意识或上层建筑层面的文化主体性,是因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境中,在实现了物质层面或硬实力层面的主体性之后,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软实力层面的文化主体性问题,只有在文明发展层面的主体性地位得以确立,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建构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化主体性的确立与巩固根源于在世界多样性文明中阐释和激活传统,推动传统价值在主体化的过程中建构我们的现代价值。中国式现代化已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作为他者的西方文明只能是我们建构自身文化的参照系,只有顺应人类文明发展主流,植根于自身文化传统,才有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未来。以“第二个结合”为方法论,文化主体性的巩固不仅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上,同时更要建立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究其根本,是要建立在经由“结合”而造就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基础上。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巩固文化主体性与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是有根本区别的,是秉持包容开放原则的守正创新。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潮流混杂交织的背景之下,以“第二个结合”来巩固的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不仅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上,同时也建立在近代新文化运动以来所形成的革命文化,以及建国以来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础上,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是三种文化形态的有机融通,是结构相对稳定却十分复杂、内容不断丰富和更新的文化集合,充分体现出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突出特性,“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二个结合”给予高度重视,他在《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之所以用“巩固”来标识“第二个结合”对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作用,是因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主体性还没有得到文化自信基础上的持久稳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整体性、系统性知识体系,成为世界文明进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与这种伟大的中国实践不相匹配的是,我们还没有建构起具有充分阐释能力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我们依然还存在“有理讲不出”“讲出没人听”的被动,甚至有时候我们还经常用别人的话语来讲自己的故事,文化叙事能力严重滞后于我们的社会文化发展实践。从这个层面来看,“巩固”是一种建立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省基础上的客观态度。“第二个结合”为巩固文化主体性提供了新时代的方法论,同时也打开了广阔的文化空间。方法论意义上,经由“第二个结合”所生成创造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具备超越性意义上的现代品格。“第二个结合”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文化保守主义,也不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经常批判的文化复古,而是强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优秀成分,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更为广阔和内在的文化支撑。无论是所谓的传统文化,还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无不是当代人理解和认定中的“传统文化”或“优秀传统文化”,是站在当代中国立场上的“传统文化”或“优秀传统文化”。实际上,当今中国能够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并不是两千年前的中华文化,而是我们当代传承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主体性达到了新高度。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具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发展愿景,“文化新辉煌”的核心目标无疑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虽然是一个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就开始提出的发展愿景,但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文化发展科学指南的前提下,却更具历史意义、更具充分条件,同时也更为迫切。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心任务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标识,更是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地位的必由之路。

文化强国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责任使命,成为我国文化战略的集中表达,形成对以往文化改革发展经验和未来发展目标的集成性概括,这一理念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具有普遍性和引领性的文化建设标识性概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于“文化主体性”的回应集中体现在“第二个结合”基础上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生成,最终的文化旨归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绝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绝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和马克思主义之“魂”的有机结合和深度融通形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遵循之“体”,形塑于以“七个着力”为主要任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具体之“用”。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特殊内涵的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结构性、系统性,其标志性意义是多方面的。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定性来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表现为对文化本质、社会本质以及人的本质的深刻关怀,包含着探索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现实途径。民族精神是强国之魂,改革创新是强国之路,时代精神是强国之力,这三者包含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价值寄托和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方向性要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基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是文化强国的价值取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文化强国的基础工程,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文艺作品是文化强国的外化形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品质要求。

 


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内涵,随着我国文化发展的深入推进,有一个逐步深化、不断丰富的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涵进行了充分阐释,对建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建设经验进行了综合吸收和传承创新,比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文化发展的基本路线,就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我们所一直坚持的。这些被历史证明的有效建设经验,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在吸收既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二十大报告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新形式新挑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格局以及当前意识形态的极端复杂性,提出了基于新时代文化发展实践的新经验,比如“围绕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这些极具时代性、创新性、前瞻性的文化建设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是一个事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战略的系统工程,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的这条主线,贯穿文化强国建设的全过程。长期以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核心任务,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目标。在中国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我们迫切需要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

构建基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叙事和中国话语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研究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有效方式,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形成能与国际有效交流的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树立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形成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比如关于扶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当代中国城乡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型、中国梦的个体呈现等典型的中国实践,都应深刻阐释其中蕴含的中国经验、中国道理和中国智慧,从这些中国实践中提炼出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意象、概念和符号。只有讲好基于当代中国伟大实践的中国故事,才能凝练出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概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最为基础的话语理论支撑。

考察当前全球文化发展的整体态势,虽然中华文化在全球的传播有了长足的进步,影响力也有较大提升,但从文化主体性的角度去理解世界文化的发展格局,中国文化的发展依然面临很多挑战,无论是对内的认同还是对外的影响,当前的文化建设成效与中国式现代化所应该具有的文化力量还存在明显的不匹配。我们是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从“大”到“强”,决定性因素就是要在坚持和贯彻“第二个结合”的前提下,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引领,使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国实力,转化为强大的文化生产能力和“日用而不觉”的文明素养。基于“第二个结合”所实现的中华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过程,通向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既是不断巩固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过程,又是丰富、发展人类文明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作者简介】

郑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社科院“上海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创新工程首席专家。

 

【新刊目录】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版)

2024年第4

专  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上海实践

郑崇选 “第二个结合”与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巩固

黄力之 中国文化主体性与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

 

访  谈

李庆西 齐晓鸽 文学现场四十年——李庆西访谈录

 

理  论 

章文颖 超越理性的“实存”——谢林美学中的存在主义萌芽

 

文  学

牛 菡 “自我”的言说与保存——90年代以来青年作家身份意识辨析

董外平 小资青年的前生今世:一份精神史的考察——论张柠的长篇小说“青春三部曲”

 

文  化 

肖 剑 章心仪 算法时代的音乐品味:网易云平台的歌单策展研究

林 凌 曹浥霖 人人都能搞音乐吗?——透视新技术条件下“抖音神曲”的生产与流通

 

文  艺

朱恬骅 “另类”与“日常”:城市更新中的艺术空间

张苏卉 谭 然 微更新视域下社区公共艺术的生态性研究

张 磊 滨水工业遗存的艺术化更新策略——以上海“一江一河”为例

 

笔  记

张 生 “诗人与思想家的民族”——谈宗白华对德国思想的认识与接受

 

书  评

夏 天 西方学者对中国近代文物流失的历史还原与当代思考——评《掠夺的补偿:中国如何失去其宝藏》

 

编后记

 

英文目录

封二  周卫平《古镇夕阳》

封三  好书经眼录

 

《上海文化》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刊

 

社长:徐锦江

常务副社长:孙甘露

主编:吴亮

执行主编:王光东

副主编:杨斌华、张定浩

编辑部主任:朱生坚

编辑:木叶、黄德海、 贾艳艳、王韧、金方廷、孙页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版)

主办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中山西路16102号楼928

邮编:200235

电话:021-64280382

电子邮箱:shwh@sass.org.cn

邮发代号:4-888

出版日期:双月20

 

主编:朱生坚

编辑:曹晓华

运维:任洁

制作:小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