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7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青年学者系列沙龙之“谁的city,如何walk:解读城市漫游(citywalk)的千百种套路”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2号楼929会议室举行。本次青年学者沙龙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由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科技人文研究室及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城市人类学工作室承办。来自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温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和澎湃新闻等高校、科研机构和媒体的多位学人围绕近几年在中国各个城市兴起的“城市漫游(citywalk)”现象,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与讨论。线上参会人数达300余人。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郑崇选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城市漫游(citywalk)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和重要的城市文化现象与实践,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休闲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的可达性、易居性,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城市的品质和吸引力。这项活动在收获了大量的关注与回应的同时,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正在成为打造城市IP、增加城市流量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城市文明融合发展也是一种有效的路径。期待这场由青年科研人员组织的跨学科讨论,能够对城市漫游展开学理探析与实践思考,用思想和学术的碰撞,对城市文化研究和实践带来积极的推动和有益的提示。
上午场的报告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朱恬骅主持。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梁捷带来了题为《城市漫步的想象力》的报告,指出上海地区城市漫游发展的历史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大约从2018年开始,“城市漫游”或者“citywalk”正式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到了今天citywalk变成多元化的发展情况,既包含了最常见的文艺打卡,也存在着传统意义上的基于城市建筑观察的citywalk。梁捷老师结合自己在印度孟买贫民窟的城市漫步体验,对citywalk作了反思性思考,由此认为,对于城市漫游来说,想象力以及城市漫游者所具备的某些基本素质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些因素决定性地影响着城市漫步的深度和意义。
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研究员肖剑以《“女性”漫游与空间重构》为题,从女性漫步的文献回顾、研究方法到设想的研究方向,对女性在城市漫游时候是何种状态作了探讨。女性漫游者不仅能够去改变在空间中行动的方式,还能介入到空间自身的组织结构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女性漫游者呈现的是一种主动性而非客体的角色。把城市漫游和虚拟漫游结合起来的跨学科方式非常适合女性漫游,从中反映了方法论的创新。可以分别从在场和数字在场、女性主义地理学等视角探知女性漫游问题的存在场域,以女性主义议题来真正审视和改造目前的城市空间,打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南开大学文学院助理研究员高宇通过题为《作为一种“制度”的行走或“行走”的制度》的报告,以巴黎城市早期公共工程的开展为线索,以人行道这一关键基础设施的出现为对象,追溯了现代城市漫步发生的历史现场。通过考察与城市漫游相关词汇的内涵演变,不难发现城市漫游不是完完全全“主动发声”的事件,它在背后也受到很多其他方面的影响,最宏观的一个层面是城市现代化转型,这个“宏大事件”催生了所谓现代意义上的“行走”。简单梳理人行道或者行走的概念史,就会发现城市漫游其实不是一种绝对散漫、随心所欲的行走,相反是一种高度制度化的“行走”,是一种比正常走路要快、但比马更慢一点的步调,由此揭示了巴黎城市空间显著革新背后的的空间争夺内涵。
上海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徐偲骕分享了题为《可通达的城市:技术治理的边界及其政治经济分析》的报告,指出在城市漫游的过程中,从马路、景点延伸至屋后建筑及其单位组织的这种能否允许人们自由通行的可通达性,正在形成一种通过技术辅助来进行认证的新常态。背后反映的是数据管理正在成为构成并支持城市漫步的新型基础设施。要恢复城市街道包括各种机构围墙等地方的可通达性,在今天尤其需要对技治主义进行反思。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金方廷的报告题为《citywalk与快闪街区:媒介时代城市景观的形塑与生产》,以愚园路网红店铺Ribone Café在愚园路二次更新之后的转型为例,关注到愚园路正在成为一个孵化品牌的街区空间。Citywalk在这个街道中应当被理解为一种媒介事件,平台所自带的商品逻辑和媒介逻辑,正在极大地影响城市街区的景观形塑。城市漫步最有热度的网红街区就是媒体—建筑的复合体,本质是一类可供影像持续“再现”的城市/街区景观。但街区居民的生活权利也由此可能被网红街区的媒介生产所压抑。在可供citywalk的网红街区中,应尽可能实现社交媒体上设置议题的能力、城市更新主导者单方面的愿景与街区居民生活权利的动态平衡。
上午会场报告由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城市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昉昊作总结,并主持了本场的讨论环节。陈老师注意到上午报告涵盖了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政治经济学、媒介研究、景观研究、性别研究、网红经济研究等多方面内容,涉及了上海citywalk起源、漫游者的知识要求、女性与空间的互动、基础设施与城市资本化的关系、城市空间的开放与闭塞、城市景观消费对生活的影响等多个非常重要的城市研究议题。陈老师也关注到以下问题:关于城市更新、城市改造和城市记忆,作为知识分子的城市研究者到底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自媒体平台中作为内容创作者和内容消费者的女性,对于城市旅游、数字媒体产业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当我们谈到城市中个人、政府、资本这三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隐私、伦理等问题于城市漫游或者日常生活、消费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城市的烟火气和城市的光鲜亮丽的“表面”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联?
下午场报告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金方廷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戴伊璇作了题为《城市漫游中的地方志书写》的报告,借助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可知四十年构成了集体回忆的一个节点,回忆必须由自传性的回忆转化为文化回忆。citywalk的兴起正好发生在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四十年,城市从一种非常遥远的未来式的图景,逐渐演变成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当属于个体的生平式回忆变成集体回忆时,那些已经消失或者未来可能会消失的城市,将会作为一种客观外化物,在转化过程中显示出不可替代性。citywalk在这里扮演了一种能够满足这种记忆需求、同时连接时间与空间的手段,所以citywalk是一种当代的地方志书写工具。
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记者王昀分享报告的题目为《漫步于城市的字迹中:一种主动捡拾》,如果把城市看作一种媒介,那么城市漫游就是一种解码的过程,街道文字是citywalk再生产的密码,不仅是怀旧或者消费想象,也是可以虚实生产力的发现和创造。王老师认为,文字是一种主动捡拾的办法,也构成了一种看待照片的方法。文字记录下了“在哪里”、“什么事情怎么样”等信息,关于这种让人熟悉的城市意象,恰恰从空间的具身感觉里得以区别出来,但仍保留着一种空间的感觉。所有的文字被“挑”出来并以文字为线索 “切”下去,就成了一种漫步者的见闻。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罗婧分享题为《从毕勋路到音乐会客厅》的报告,介绍了以汾阳路为基础设计的主打音乐主题的citywalk路线。罗老师基于历史专业背景,分别从历史地理和建筑本身两个方面入手,设计了包含八个点位、需要两到两个半小时才能走完的citywalk路线,从街道到街区到建筑层层深入地营造出汾阳路音乐街区的行走感知。这条citywalk线路主打体验,设计者需要告诉漫步者:能在这条线路上看到什么,看到的东西背后有什么故事。通过挖掘故事,将citywalk更深层次的内涵予以呈现。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讲师黄家光用《城与人:小灵通漫游北京》的报告,将citywalk的视野拉回到科幻文学文本,从“漫游”这个概念入手,去探讨“漫游”在未来或者科幻的城市中是怎么回事。《小灵通漫游北京》中隐约包含了用技术方式传递共产主义理想的意味。《北京折叠》描写的漫游则呈现了并不那么乐观的技术图景,表达了对技术人工物的质疑。两个作品中的“漫游”都经历了有目的到无目的的转移,与此同时,也都涉及了未来城市语境中对“技术”的思考,但也因此展现了科学与政治之间的张力。尽管科幻文学中的漫游意味着观察未来的“真实”世界,但科幻文学的观察方式过于关注科学技术,普遍缺乏政治性维度。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吴晗的报告题为《“葑门荷宕”到平江路,姑苏citywalk的前世今生》,苏州传统的“漫游”主要见于张岱的笔记,是一种全民性的活动,集世俗性、全民性于一体的雅俗共赏的审美活动,且通常与节庆庆典、祭祀活动相关。相比之下,今天所看到的苏州城市漫游的重点关照对象是古镇古街和古园林,其游玩趋势和之前的自然风光或者祭祀场所不同,更多趋向于迎合江南水乡想象的审美。同时又迎合了现代年轻游客的审美趋向和从众心理,网红打卡地既有文化积淀、又有时新元素。将历史和当下相结合,体现出古城的跳动脉搏和寻常烟火气,以此吸引众多的游客,但也伴随着过度商业化的困境。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朱恬骅和陈云霞合作的报告《城市漫游的情感维度——以〈旅行杂志〉与孙恩霖为例》,基于1930年1月《旅行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邑庙导游》(作者孙恩霖)展开,认为这篇文章可能是上海最早的漫步指南,其中提出以步行者的姿态来描摹上海老城厢历史角度,这样一种随意走去、路路可通的漫步姿态,跟我们今天所说的现代城市漫游高度相通。孙恩霖所描写的围绕老城厢地区的漫游,与《旅行杂志》关注的“大上海计划”里那种从高处俯瞰的城市规划目光不同,更难得的是在《邑庙导游》中体现了一种今夕之比,使得孙恩霖的漫游富有时空交差点的意味,由此体现出腑瞰与漫步之间的张力。
下午场评论环节由上海大学新闻学院徐偲骕老师主持,基于传播学背景点评下午场的几位发言,指出多位发言者都提到或触及到媒介的问题。例如戴伊璇老师的报告涉及了媒介的存储、调取、传达和认同;王昀老师分享的字迹研究,也展现了媒介化、再媒介化与物质性之间的关联;朱恬骅和陈云霞老师的分享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城市存在于媒介之中的理论。在这个意义上,徐老师认为,人也是媒介,但在citywalk的行为中,人到底是一种什么偏向的媒介?而吴晗老师分享的古今漫步方式之间,比较的基点是生活和产业的比较,还是生活和生活比较?针对黄家光老师的报告,会否科幻也代表了一种“去政治化的政治”倾向?
本次会议的圆桌和讨论环节开放给在场嘉宾参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朱生坚、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曹晓华和张晴柔均参与了在场讨论,场内亦有来自citywalk旅游从业者、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大学的旁听观众提问。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徐锦江为本场报告作总结评议。徐老师回顾了愚园路上citywalk活动的兴起与发展,反映出在我们的城市里,citywalk从民间发起开始,经历了从下到上交汇的过程,也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媒体视线。徐老师认为citywalk活动的兴起,既是城市本质的一种回归,也代表了城市的人文主义转向,更是一种空间权利的大众化。所以期待citywalk这类活动或许可以反过来影响到政府决策,引导资本方从逻辑层面进行反思,也期待群众参与能更好地推动城市实现正义公平。
最后徐锦江老师总结指出,城市文化研究本就没有非常明确的对象、界限、框架,通过跨学科的碰撞,可以产生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见解。Citywalk这个话题恰恰证明了,从学术的角度、学理的路径来关注现实社会热点问题,也一定能够推动深化对“人民城市”主题的认识。
主编:朱生坚
编辑:张晴柔
运维:任洁
制作:小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