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电子竞技直播成为近年来新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形式,电子竞技直播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虚拟互动仪式场域,影响着用户在其中的交往、情感与消费行为。然而,电子竞技直播在满足用户多元化娱乐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存在意见冲突、极端情绪、非理性消费等问题。本文基于以上现实观照,尝试剖解在媒介化生态中的虚拟互动仪式里,电竞直播用户如何互动、被激发了怎样的情感并最终产生了何种消费行为,以期为电竞直播行业的有序发展提供参照。
具体而言,本文基于互动仪式链的理论视角,通过电竞直播中的弹幕互动及消费行为数据,分别讨论了以下三个研究问题:电竞直播中的互动构成是什么?不同的互动如何影响不同的情感?不同的互动与不同的情感如何影响消费行为?
在电竞直播互动的分析中,本文借助NLTK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和LDA主题算法对弹幕互动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以编码的方式建构了电竞直播中的互动层次结构,由浅到深依次为普通互动、群体团结互动、情感互动、共享符号互动和价值互动,并以量化的方式对直播中的内容层次结构做了可视化呈现。
在电竞直播情感与互动的分析中,本文借助NLTK建构的电竞弹幕多维情感词典,同时从基于效价理论的情感极化程度和基于认知评价理论的愉悦度、确定性及控制感对电竞直播中弹幕的情感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第一部分中的互动层次结构,建构了互动各层次对情感二维(极化与认知评价)的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不同的互动层次对情感不同维度的影响具有差异。其中,价值互动对情感极化和确定性、控制感有最大的正向效应,对愉悦度则有最大的负向效应。
在电竞直播中互动与情感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同时从机理和整体的角度分别建构了基于各个互动层次及整体互动深度的互动-情感二维-消费行为模型。研究发现,当某层次的互动引起的情感认知评价各维度增减趋势不一致时,互动将主要通过非理性的情感极化对消费产生影响。整体而言,随着互动程度的加深,情感极化也会对消费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引起更多非理性消费。
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将简要介绍研究中得出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电竞直播中的互动仪式链
本文基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建构了适用于电竞直播场景下的互动仪式链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归纳了构成互动仪式链的核心要素及互动仪式中产出的主要结果。
构成电竞直播互动仪式链的要素有身体的虚拟共在、专业度壁垒、集中呈现的关注焦点及同频共振的情感。
身体的虚拟共在:与传统的线下互动仪式不同,直播中的身体共在是一种虚拟的、感知性的对自我及群体成员社会存在的认知与感受,通过线上直播中的即时性、真实性、亲密性及社会共现性进行体现。即时性主要体现在直播中通过弹幕所呈现的实时互动,互动对象包括主播、内容和其他用户。真实性体现在直播中对用户ID及相关用户信息的呈现、直播间内总人数的实时更新及对用户进入直播间的提示等方面。亲密性表现为用户与主播、内容及其他用户的熟悉程度,客观体现为用户等级信息。社会共现性可以通过社会密度来进行体现,客观体现为直播间内的同时在线人数、屏幕中滑过的弹幕数量、屏幕中滚动的文字数量等。
专业度壁垒:对于电竞直播而言,对群体外成员的设限主要体现为电竞及游戏相关的专业知识要求,具体包括游戏中的角色、技能、缩写,参赛选手的昵称、个人标签、典故等。此外,还有直播间和主播相关的标签和“梗”文化,这些符号在弹幕中十分常见,需要用户长期、密切地对游戏、赛事及主播的关注才可以理解。
集中呈现的关注焦点: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的互动仪式,其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群体成员间共同的关注焦点,且成员间彼此知晓对方也正在关注同一焦点。在电竞直播中,弹幕互动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关联性甚至高度一致性,形成短暂的“刷屏”。“刷屏”现象体现了用户彼此之间知晓共同的关注焦点,并对该焦点做出相似的互动反应。在对弹幕互动的分析中,本研究发现在电竞直播的弹幕互动中,关于游戏、赛事和选手的描述和讨论型互动在整体上占比最高。在直播中,用户的关注焦点十分具体,紧紧围绕游戏和赛事展开,互动聚焦度高且变化节奏快。在LDA主题分析中,主题在时间线上分布的高度聚集性也再次印证了用户在电竞直播中拥有高度聚焦的共同关注点这一要素。
同频共振的情感:构成互动仪式链的另一个核心要素为共享的情感状态,且成员们知晓彼此正处于同样的情感状态中。通过对弹幕数据的情感分析,本研究发现电竞直播弹幕中的基础情感类型在不同时间段内集中出现,说明用户在直播互动中的情感存在共同变化的趋势,体现了同频共振的情感体验。且由于弹幕呈现的即时性,用户彼此实时知晓对方的情感变化,从而产生直播间内的群体情感共鸣。有时,高度共鸣的情感状态甚至会在弹幕中形成短暂的群体狂欢,出现情感“刷屏”的现象。
电竞直播互动仪式链的主要产出结果有:用户群体团结、情感参与、不断迭代的群体符号及直接的价值维护。
用户群体团结:在电竞直播的互动仪式中,用户会产生一种作为群体成员的强烈感受,与此同时,也能感知到其他用户在团结感中的投入。电竞直播中,用户对群体团结的感知及互动可以具体表现为弹幕中的一些友好行为,具体包括对其他用户进行提示和互助,其中互助包括对游戏赛事的数据统计、对赛事相关信息的科普和内容解释。通过对弹幕的互动内容分析,本研究发现,整体而言,群体团结类的互动占比不高,以用户间的互助为主,尤以对游戏及赛事数据的统计类互动内容占多数。科普和内容解释型的弹幕往往需要大量的文字来进行阐释,由于弹幕本身内容简短的性质,此类弹幕占比不高也在情理之中。而数据统计类的弹幕往往只包含简短的数字,简洁明了地对游戏赛事数据做出总结与呈现,符合弹幕文本的互动特性,因而是群体团结互动中占比相对最高的互动内容。用户间的群体团结部分来自于身体虚拟共在所建构的“虚拟社群中想象的共同体”。“想象的共同体”是一种集体想象 (collective imagination) ——从不认识或未曾谋面的人能藉由他们都了解与支持的想象联结在一起, 对一个共同理想产生归属感。
情感参与:用户在弹幕中的情感参与主要体现为情感表达,包括情绪词和情感描述,对选手、主播、内容或其他成员的情感支持或批评,以及对弹幕互动进行情感响应。根据数据分析,情感互动的频次占比仅次于普通互动。电竞直播中,用户互动的情感非常充沛,弹幕中存在大量直接的情感表达。其中,频次占比最高的是批评型情感互动,主要为针对选手的不佳发挥提出的质疑与批判。
不断迭代的群体共享符号:群体共享符号中蕴含着大量的群体团结与群体情感,是基于以上两种互动仪式结果而存在的互动层次。即便在直播结束后,也可以让用户联想起游戏、赛事和直播中的互动体验。在电竞直播中,作为互动仪式结果具象化的弹幕也包含了大量共享符号,包括群体热词与共享标签。其中共享标签根据对象不同又包括主播标签和选手标签两项。与传统互动仪式中相对稳定的神圣物不同,电竞直播中的群体共享符号往往处于一个不断迭代的状态,且不同的游戏、赛事及直播间都拥有其非常独特的共享符号。因此,本研究对群体符号的研究较为具体,通过长时间对样本直播间的参与观察,总结归纳了短期内该群体内高频出现的共享符号并据此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发现,直播弹幕中的群体共享符号主要为群体热词,主要包括一些圈内经典及最新的“梗”文化,一般以刷屏的形式出现。群体共享符号的迭代也不断加强了互动仪式的专业度壁垒——电竞直播的弹幕互动构成了一个语言生态系统,并通过符号筑起的壁垒保存了用户的集体记忆。
简单直接的价值维护:互动仪式中产出的最后一个结果为道德标准,即群体成员共有的规范与价值观念,可以使成员感受到作为群体一员的正确性,从而尊重群体符号,捍卫群体价值,并对违反者产生愤怒的情绪。在电竞直播中,价值互动包括维护与规范行为,具体体现在对弹幕礼仪、直播间秩序的维护与规范、对规则破坏者的警示与责问,以及对严重违反者的谴责和驱逐。电竞直播的价值互动还具有一些与传统互动仪式不同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是对游戏规则及竞技精神的高度尊重,无论主体是选手、主播还是用户,任何违反规则或亵渎竞技精神的行为都会受到用户的强烈关注和谴责。公平公正、全力以赴的体育精神是电竞直播中价值互动的灵魂,侧面佐证了电竞被列为竞技性体育项目的合理性。此外,弹幕中的价值互动还具有简短、直白的特征,与弹幕本身的表达特征相符。根据数据分析,价值互动以价值维护为主,主要体现为对游戏规则、竞技精神的维护,其次为对直播间秩序的维护。在所有互动结构中,价值互动的占比最低,因为这需要用户长期深入地参与到直播间的互动仪式中,才能形成一定的价值标准,从而在价值感受到侵犯时,主动对其进行维护与规范。
二、虚拟仪式空间中的地位、情感与消费决策
由直播媒介构筑的虚拟仪式空间内,存在着主播、选手和用户这三类主要成员。根据柯林斯对互动仪式中“地位”的阐释,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探讨电竞直播场域中的仪式地位。
首先是用户内部相对平等的仪式地位关系。不同于线下的传统仪式,虚拟仪式空间中的用户地位虽然通过一些特定的符号进行直观展现(例如用户等级、不同的用户名颜色、头像标识、进入直播间的提示横幅等),但这些仪式系统设定的地位身份并没有对用户的互动方式以及彼此间的夹带效应产生显著影响。无论是直播间的高等级成员还是新加入的成员,在仪式成员身份的体验效果上并不像传统的线下仪式那般具有显著的落差。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虚拟互动仪式中相对松散的网络结构,“局内人与局外人之间”并不存在具象化的“坚固障碍”,而是以电子竞技知识技能水平所树立的专业度壁垒作为准入门槛。因此,仪式内外的成员可以随时进入或是退出虚拟仪式空间。参与仪式的成员变动也较大,核心成员与边缘成员的地位划分并没有仪式系统对他们的标识区分那样显著。
第二方面是主播/选手与用户间的逆向地位关系。在传统的线下仪式中,作为仪式中心的人物(例如演唱会中的歌手、宗教仪式中的主教等)往往拥有最高的仪式地位,并行使最大的仪式权力。相对的,紧密围绕在中心人物周围的仪式成员,也能获得较强的仪式体验。然而,在围绕竞技体育展开的虚拟仪式空间中,处于仪式中心的主播或选手并未拥有更高的仪式地位,相反,他们在仪式中的地位甚至低于处于仪式边缘的成员,具体可表现为直播中大量围绕选手与主播的批判性互动。这种逆向的地位关系在竞技体育相关的互动仪式中较为常见。例如在足球赛事中,球迷批评己方球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即便己方球队频频失利,球迷反复失望,这种不断积累的消极情感也并不会阻止他们继续参与下一场赛事仪式。这就引出了一个竞技体育仪式的关键问题:成员们在仪式互动中围绕的核心是什么?互动仪式链的“链式循环”是如何形成的?吸引他们反复参与到仪式中的魅力究竟来自何处?
根据柯林斯对涂尔干仪式观的解读,这种成员间多样性的、松散的“世界主义网络结构的结果是个人主义、对符号的相对主义态度、抽象而非具体的思维”。在竞技体育的仪式空间中,成员们的互动核心是代表了公平、公正和拼搏的体育精神,是对于竞技规则的尊重、对体育项目的热爱使仪式成员团结在一起。因此,在代表了最深层参与的价值互动中,成员们的维护与谴责也大多出对体育精神的尊重,而非对特定主播或是选手的偏爱。虚拟空间中的竞技体育仪式与传统线下竞技仪式相类似,都以抽象的“精神”为互动核心,任何违反、冒犯体育精神的行为,都会受到仪式成员的集体批判。
与其他的仪式类型不同,竞技体育仪式基于其本身多变、激烈的属性很容易引起仪式中的群体夹带。且由于竞技体育一般只有胜、负两种结果,就会导致仪式成员的情感在两极间快速反转——情感状态会随着赛事的发展突然变得非常积极或非常消极。这种犹如过山车般的情感体验在其他仪式类型中很少见,这种激烈的情感宣泄与精神刺激是竞技体育仪式吸引成员反复参与的魅力所在,也是互动仪式在虚拟竞技场域中完成“链式”循环的核心动力。
在传统的线下体育仪式中,成员参与仪式需要为门票付出一定的金钱代价。在线上虚拟的体育竞技仪式中,这种金钱价值的付出就转化为了虚拟报酬。这也解释了在我们的研究中,为什么是由情感极化而非积极情感引导了用户的消费行为。
三、虚拟仪式市场中理性与非理性情感的博弈
从微观互动的角度,柯林斯将互动仪式看作一个完全理性的交易市场,成员通过情感能量和符号资本的积累与交换,来决定是否参与到下一次的仪式中。其中,情感能量作为一种长期、稳定的情感由反复通过互动仪式获得的短期情感体验积累而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情感能量高涨,消极的情感体验使情感能量消沉。
然而,在虚拟仪式市场中,“链”的循环动力并非来自情感效价——决定成员是否参与下一次仪式的情感能量不是单纯地由积极或是消极情感的叠加来构成。如前文所述,吸引成员反复参与虚拟竞技体育仪式的原因之一是情感剧烈变化所带来的极致情感体验。也就是说,在虚拟空间中,成员决定是否参与下一次仪式,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能量的放大而非情感能量的正负极方向。且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以及媒介科技提供的即时性与沉浸性,情感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走向一个极端,这种在两极被放大的情感能量会导致理性的部分缺失。因此,不同于传统的互动仪式市场,在虚拟互动仪式空间中,情感能量的构成同时包含了理性的认知判断与非理性的极化部分。
由于在虚拟仪式空间中同时存在情感的理性与非理性面,而情感又会对成员的决策产生影响,那么不可避免的,这种理性与非理性的情感就会在互动仪式与成员决策间产生博弈。
在虚拟仪式空间中,成员间不同的互动会激发不同的情感。在积极情感中,当愉悦度水平较高时,即便非理性的极化情感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依然由情感中的理性面通过认知评价来影响成员的决策。这与柯林斯对理性互动仪式市场中情感能量交换过程的描述相符,即成员通过在仪式中获得正向的情感体验来使情感能量得到积累,并通过评估来决定是否继续将情感能量“投资”到下一场互动仪式中,以期获得更高的回报,完成“链”的正向循环。
此外,在虚拟仪式空间中,消极情感也可以通过情感极化对情感能量的放大来影响成员的决策,且这种被放大的消极情感可以推动成员继续参与到下一场互动仪式中,即虚拟仪式空间中的互动仪式链也可以被消极情感推动来完成“链式”循环。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这种非理性的情感极化往往在认知评价不协调时产生。具体而言,当仪式的进展没有达到成员对仪式的预期时,这种不协调感就会产生,并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来进行宣泄。这时,成员在仪式中的情感体验处于非常消极的状态,然而这种极致的消极也是构成情感放大的主要路径,增强了成员在仪式中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他们不断地投入到仪式中。在这种仪式状态下,成员对于是否继续参与仪式的考虑并非出于理性的投资与回报,而是由非理性的极化情感在推动他们的决策行为。
总结而言,在理性情感与非理性情感的博弈中,当情感能量整体呈现积极状态时,由理性对成员的决策行为产生主要影响;反之,则由非理性占上风。理性情感与非理性情感在博弈中共同推动了互动仪式链的“链式”循环。
【作者简介】
张丹洋,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获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媒介管理、游戏/电竞文化传播等。
主编:朱生坚
编辑:曹晓华
运维:任洁
制作:小邵